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就业援藏工作作为对口援藏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以来,湖北枝江与西藏山南举办系列就业促进活动,山南市跨越山海,分3批次为枝江输送西藏就业青年127名,枝江电子信息产业园成为首个吸纳西藏就业青年破百的园区,在湖北就业援藏工作中留下了“枝江印记”。
百强县市送百岗,创优服务暖民心
从地图上看,湖北枝江与西藏山南在同一纬度上,虽远隔近3000公里,却因一条就业援藏的纽带紧密相连。山南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枝江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市,近年来,两地互动交融,枝江为山南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山南为枝江输送青年人才,携手推动两地高质量发展。
3月23日,50名西藏自治区青年跨越千山万水,抵达枝江开启组团式就业之旅。这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2025年首批组团式市场化区外就业的西藏籍青年。此次吸纳西藏青年就业的湖北华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枝江市电子信息产业园,专注于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来自山南市贡嘎县的边巴扎西满怀憧憬地说:“这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很棒,我渴望在此努力学习、不断成长。未来,我想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带回西藏,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早在2024年,加查县委常委、副县长陈爱国带队分2批次护送109名西藏籍青年来到枝江;今年3月,山南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磊带队护送第三批50名西藏就业青年奔赴枝江,续写着山南与枝江的“就业情缘”,有力促进了湖北西藏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为帮助西藏籍青年尽快熟悉枝江,融入新环境,枝江举办“宜加一家亲·就业枝江行”西藏山南市加查县来枝就业人员见面活动,详细介绍了枝江市情和发展概况,让西藏籍青年们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抵达枝江后,参观了园区企业,安排好了吃住,环境很好。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来到美丽富饶的枝江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期待在枝江开启人生新篇章。”加查县德庆旺姆谈起这次跨越千里之外的就业,格外激动。
目前,枝江电子信息产业园已设立“西藏山南加查县大学生区外就业枝江基地”,加查县还专门派驻一名西藏籍干部常驻枝江,为西藏籍就业青年提供贴心服务,助力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同时,枝江携手山南市开展“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送,打通了组团式区外务工“最后一公里”。
既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
“我来枝江工作快一年了,收获颇丰,学会了光学镜头自动化系统操作,从开始的生疏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月收入从4000元涨到了现在6000元左右,若在枝江成家立业就完美了。”在西藏山南市大学生来枝就业欢迎会上,扎西旺堆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企业的工作节奏比较快,由于之前缺乏系统训练,与汉族同事相比,我的工作速度稍慢。为帮助我们尽快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枝江组织开展了7天的电子设备装配工培训,帮助我们实现了‘技能突破’。”在枝江华鑫光电工作的格桑旺堆表示。
为助力西藏就业青年在企业茁壮成长,枝江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就业服务专班围绕企业和劳动者需求,精心策划技能培训班,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加强政策保障,为企业和西藏籍青年落实就业补助、就业见习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补贴资金共计39万元,全方位为企业和西藏籍青年发展赋能。
“西藏就业青年都很优秀,部分已晋升为班组长。未来公司业务持续拓展,用工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我们热烈欢迎更多西藏青年加入我们的团队。”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总监程西容表示。去年年底,华鑫光电表彰了2名西藏籍员工为2024年度优秀员工,并拟培养3名西藏籍员工为班组长;朵尔光电也培养了1名西藏籍员工担任办公室文员。
千里鄂藏情,格桑花更艳
今年1月,西藏山南市代表团一行来枝开展藏族就业大学生回访活动,同时,迎来14位在枝就业西藏籍青年父母实地探访孩子们工作的城市,共同参观考察了西藏就业青年工作生活情况。
为让西藏籍青年在枝江工作安心、生活舒心,枝江先后举办了“加枝同心校企同行”、华鑫光电迎中秋联欢晚会等6场丰富多彩的联欢联谊活动。通过创新开展共学民族技艺、共演民族歌舞、共话民族团结等形式,让在枝西藏籍青年更好地了解枝江、热爱枝江并扎根枝江,将枝江视为温馨的“第二故乡”。
为缓解西藏籍青年水土不服的问题,枝江安排民宗、人社专员定期到企业与西藏籍青年开展面对面交流,协调解决产业园食堂增加藏餐菜品、增设体育休闲活动场地等,累计解决问题26个。在知晓西藏籍青年次仁格桑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连夜协调枝江市人民医院,组织专家紧急手术治疗,赢得了西藏籍青年的交口称赞。
“很高兴,这边真的特别好,我们非常满意!”西藏加查籍员工家属次旦多吉表示,对孩子们的工作生活环境非常满意,抱着孩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千里鄂藏情,格桑花更艳。枝江将持续擦亮“组团式”就业援藏品牌,不断增强西藏大学生来枝就业的认同感、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让格桑花在荆楚大地绚烂绽放,推动就业援藏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