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系统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家园。该县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坚持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逐年递增。完成11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1721亩、义务植树1303万株,人工造林、森林抚育、石漠化治理9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4%。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在“两江”流域增殖放流土著珍稀鱼类114万尾。联合开展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及时发现处置线索问题,2018年以来,共立案查处36起环境违法案件。
培育绿色动能,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该县构建以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清洁能源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将良好的生态优势逐步转变为生态红利和发展活力。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8个,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加大生物资源的价值挖掘,维西糯山药、攀天阁老黑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维西傈家乌鸡”进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单,中药材、冰葡萄、糯山药、生猪、肉牛等特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依托良好的生态和多元文化,着力打造全州乡村旅游先行示范区,推动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全县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增长到8%;全县发电量突破70亿千瓦时、产值突破20亿元;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率不断提高,持续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实施绿美行动,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该县结合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推广“一角钱工程”“四美创建”要求等成功经验,深入开展全域环境整治,全县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国控及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美丽县城”、2个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河湖对象被确定为省级绿美河湖标杆典型对象,群众对人居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