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藏援藏
当前位置:援藏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巧用“加减乘除” 写好“基层答卷”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一年来,达孜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为基层治理全域提升注入强劲动力,奋力落实“基层治理年”行动,围绕阵地建设、治理模式、服务提升等方面狠下功夫,运用“加减乘除”四步法,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堵点,不断筑牢基层治理基础,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助力村(社区)治理水平提档升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压实责任上做“加法”为服务增效

达孜区委党建办商区委政法委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将达孜区合理划分为76个网格并覆盖设立党支部,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有条件的联户单位设立党小组,明晰管理线条,形成“书记抓、抓书记”责任链条。通过3次基层治理务虚会、1次基层社会治理现场办公会、1次强治理行动推进会、1次阶段性总结会,围绕提升村(社区)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建立了“社区党委抓统筹、部门重协同、网格作底座”的基层治理框架,盘活辖区基层治理的资源,激发网格先锋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作用。根据农牧民群众需求,协调驻区、包保单位开展免费义诊、义剪、健康讲座、就业培训、消防讲座、未成年人保护宣传等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为民办实事中不断赢得农牧民群众的信任。

在矛盾隐患上做“减法”为幸福护航

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村(社区)前移矛盾隐患排查调处关口,依托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织密矛盾纠纷“化解网”。日常工作中,村(社区)矛盾调解员做到勤排查、多走访,为矛盾的发酵“减负”,常态化开展地毯式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不断完善工作台账,多元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村(社区)“两委”善用调解“工具”,依托村级调解室、综治直报平台网,巧用“三三调解法”,将矛盾化解从小从无,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区)”,为矛盾升级“减负”。村(社区)健全调解工作机制,以党组织为核心,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驻区单位和包保单位等为主体,构建了“1+4+N”的矛盾调处机制,为矛盾化解“减负”,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搜集、上报、回访工作流程,力争实现矛盾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截至目前,共排查矛盾纠纷74起,其中39起均已调解完毕,剩余35起正在积极调解中。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