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区范围看,山南、拉萨、昌都、日喀则、林芝等市的乡村,因地制宜发展藏鸡养殖的合作社越来越多,仅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家禽存栏量达203.15万羽,其中蛋鸡159.17万羽,肉鸡41.94万羽。禽类出栏量100.16万羽,禽肉产量2200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4.8%和51.2%;禽蛋产量9400吨,同比增加23.6%。
强化政策引导,提升藏鸡产业附加值
伴随着机器有节奏的轰鸣声,西藏宏农全智能化藏鸡产业园里,一枚枚鸡蛋从传输带进入检验区,工人们紧盯监测流水线,确保产品质量……
西藏宏农全智能化藏鸡产业园位于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方式落户,总投资5亿元。作为山南市乡村振兴重要产业之一,项目引进后,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在科技、市场方面全面帮扶,已形成配套产业齐全、全产业链销售的山南藏鸡产业集群。目前,宏农项目二期已完成投资1.5亿元,达到工程进度的60%。“在去年一期顺利投产运行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存栏蛋鸡达到75万羽,日均产蛋50万枚,产蛋率峰值达到95.6%。”负责人张宏林介绍说。
西藏宏农全智能化藏鸡产业园的做法,是山南市积极完善“产业立市”各项举措,紧紧围绕特色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山南市把科技支撑放在推动藏鸡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依托援藏工作队资源,积极联系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推动共建“山南藏鸡产业研究院”,对资源保护、良种选育、疫病防治、动物营养、产品深加工等20多个制约高原藏鸡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专项研究,通过提供技术支撑来提升产业附加值。
“我们合作社的藏鸡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学校的需求,还销往拉萨的各大菜市场。”扎囊县桑耶镇桑耶社区的仁青曲珍,在当地养殖藏鸡已经十多年了。多年来,她和丈夫罗红根在当地政府优惠政策支持下,从最早家养的几只鸡自给自足,到如今开办养殖合作社,实现年收益20万元,价格好、销路旺、销量可观,让她在藏鸡养殖这条路上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