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藏援藏
当前位置:援藏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藏北故事】西藏花蜜落京城 万里坦途颂“天路”(2)

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同时通达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建成后的青藏公路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担负着80%以上进藏物资的运输,被藏族人民称为“幸福路”和“金桥”。

遥想1300多年前,年轻的文成公主带着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和大量种子、农具、织物以及诗文、医药等书籍,从今天的西安到拉萨,走了2年多时间。

据《西藏始末纪要》记载:解放前从西宁至拉萨,“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斯文·赫定在《亚洲腹地旅行记》中断言,“无论放牧人或畜群,在这里都生存不了”。当时,从西宁进藏,约2000公里的路程,骑着快马,赶着牦牛,少则数月,多则半年,路途艰险,苦不堪言,尤以唐古拉山为甚。

新中国成立后,唐蕃古道的命运被彻底改变。

1953年初,中央委托西北局在兰州成立运输总队,慕生忠将军任政委。运输总队成立后,从甘肃、宁夏、青海及内蒙古等地,招雇千名驼工,购买2万多峰骆驼,向西藏运粮。为接应驼队,在青海格尔木设立了转运站。在海拔3000米到5000米的上千公里运输线上,骆驼成群结队,满山遍野,撒下一路驼铃声。

当时,一个驼工赶7峰骆驼,一峰骆驼驮300斤粮食物资,还要驮上行李、帐篷、吃饭用的锅碗瓢盆、扫雪开路用的扫帚和铁耙子。每天,天不亮就起程。下午,高原上刮起大风或者骆驼走累了的时候,就找个避风的地方支起帐篷宿营。夏天,常常冒着风雨前进;冬天,经常与暴风雪搏斗。

但是,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能适应沙漠,却不适应风雪高原的气候,更不习惯跋涉在坚硬的地面上,蹄子磨损得很厉害。虽然给骆驼的脚上套了皮套,但时间不长就磨透了,蹄子鲜血直流,疼得骆驼一瘸一拐,步履维艰。特别是骆驼腿长,习惯啃吃高草,而青藏高原上的草又矮又稀,它们啃吃不上,常常饥肠辘辘。加之唐古拉山区常常被大雪覆盖,没有一点草可以啃吃,不少原本膘肥体壮的骆驼不是在这里被饿死就是被冻死。时间不长,2万多峰骆驼就损耗掉了一大半。

于是,中央下决心修筑青藏公路并批准成立了修筑青藏公路指挥部,慕生忠任总指挥。1954年5月11日,正式全面动工修筑。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顶30多公里的路段,6个施工队分段作战,到处响彻雄壮的劳动号子,锹镐翻飞,铁锤叮当,炮声轰鸣。“我们住地窝子睡帐篷,吃炒面喝酥油茶,一把镐一把锹,一筐土一担石,将公路成功地修过了唐古拉山,通达拉萨。”祖籍甘肃张掖的刘光繁老人,当年与千名驼工一样,从驼工转入筑路工后,参与了青藏公路建设。

10月20日,经过2000多名筑路大军不到半年时间的艰苦努力,格尔木到唐古拉山600多公里的公路终于修通,汽车轰鸣着翻过了“万山之祖”的唐古拉山口。工人们望着汽车从眼前驶过,一个个眼窝湿润了。慕生忠将军抑制不住感情的潮水,他向报务员口授,发出第一份电报:“中央,我们已战胜了唐古拉……” 11月11日,胜利通车藏北重镇黑河。12月25日,全长均为2000余公里的青藏公路与川藏公路同时通达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藏北故事】西藏花蜜落京城 万里坦途颂“天路”

图为1984年修建的拉萨西郊客运站

【藏北故事】西藏花蜜落京城 万里坦途颂“天路”

图为青藏公路线唐古拉山区段

修通后的青藏公路从青海省会西宁出发,一路向西抵达格尔木后,路线转南下,翻越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经纳赤台、不冻泉、五道梁、沱沱河沿、雁石坪、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等站点后到达拉萨,全长2100公里(后经改建长1937公里)。

青藏公路有着一段长达500多公里的终年冻土层,由于受冻胀热融影响,时间一长,就严重变形,成了泛浆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严重影响车辆的通行。70年来,国家相继投入巨资,对青藏公路进行数次大规模维修和改扩建工程。一根根竖立的高效热导装置——热棒,可保持冻土终年不化。

1985年,青藏公路全部铺筑柏油路面后,成为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公路。过去赶着牦牛要走几个月的时间,变成了全程三四天时间即可轻松到达。

【藏北故事】西藏花蜜落京城 万里坦途颂“天路”

图为青藏公路当雄县路段旧貌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