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澍晔是中央国家机关第五批援藏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会员。援藏期间曾担任西藏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民宗桥办公室副主任。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时间写作,每天早晨4点起床,笔耕不止,创作系列《藏地少年探险奇幻小说》。结束援藏工作返回北京后,一直心系西藏,继续用手中的“笔”颂扬大美西藏,实现了终身援藏之梦想。
可喜的是《藏地少年探险奇幻小说》系列之一的《丹增和达瓦奇遇野牦牛世界》被国内制片人、导演看中,改编成电影《达瓦与野牦牛王》。
为了完成好《藏地少年探险奇幻小说》系列丛书,李澍晔利用业余时间实地考察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古格王国、扎达土林、藏王墓、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班公湖、纳木错神湖、林鲁朗林海,冒险近距离观察野牦牛、藏羚羊、藏獒、鹰与鸟类的生活状态,亲自采集冬虫夏草与珍贵的藏草药,探访绿松石、天珠、药擦的选料、加工与制作过程,认真探究“红雪”与“珠峰旗云”之谜,实地观察与研究“风马旗”与“玛尼堆”,徒步去了许多人难以到达的地方,历时10年,陆续完成并出版了《藏地少年探险奇幻小说》系列丛书22部,插图550幅,字数220万字。
系列丛书之一:《尼玛和达瓦原始森林历险记》、之二:《尼玛和达瓦误入古格王国》、之三:《尼玛和达瓦喜马拉雅山遭遇雪人》、之四:《丹增和达瓦勇闯古墓群》、之五:《丹增和达瓦漂流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之六:《丹增和达瓦应邀进入藏羚羊王国》、之七:《丹增和达瓦与藏獒亲密接触》、之八:《丹增和达瓦奇遇野牦牛世界》、之九:《丹增和达瓦迷幻香巴拉》、之十:《丹增和达瓦与神湖的心灵感应》、之十一:《奇遇大脚怪》、之十二:《误闯恐龙世界》、之十三:《探秘冬虫夏草》、之十四:《寻踪雪莲》、之十五:《丹增和达瓦奇遇天珠》、之十六:《丹增和达瓦奇遇珠穆朗玛峰冰人》、之十七:《丹增和达瓦拉萨河奇遇水晶漂流瓶》、之十八:《丹增和达瓦发现扎达土林岩层化石里的秘密》、之十九:《丹增和达瓦班公湖观鸟奇遇记》、之二十:《神湖巴松错的神秘闪光》、之二十一:《藏地少年历险记》、之二十二:《藏地少年探险传奇》。
这套书一经推出,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多次应邀进北京西藏中学、怀柔实验学校、通州台湖学校、首都图书馆讲解《藏地少年探险奇幻小说》的创作历程,在少年儿童中掀起了热爱大美西藏的热潮。前三本书,《尼玛和达瓦原始森林历险记》《尼玛和达瓦误入古格王国》和《尼玛和达瓦喜马拉雅山遭遇雪人》社会反响超出预期,读者和专家一致看好,以高票入选为农家书屋,并再次出版发行。
通览这二十二本书,仿佛走进了美丽的西藏现实生活中,每本书都是现实与神话相结合,涉及野外生存、心理、人文、地理、宇宙、太阳系、历史、传说、藏医药、急救、服饰、饮食、饲养、农业等内容,可读性强,具有强大的感染性,故事来自西藏的历史传奇与现实生活,高于生活,突出科学、环保、和谐、智慧、动植物保护、民族团结和青少年的精神风貌,是一套难得的藏地本土探险奇幻小说,书中精美的彩色插图500多幅,不仅适合青少年读,也适合成人读。读者反映,静静地读完后,会有意外的收获——更加爱美丽的西藏与伟大的祖国,更加使自己充实,更加知道明天的路该怎么走。
作家李澍晔与夫人刘燕华勤于思考,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在“闹市”与“嘈杂”中,独善其身,从1985年开始爱上文学,坚持每天早起写作,目前已经出版了122本书,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800多篇,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专题讲座8部(75讲),先后获得过“冰心儿童图书”奖、“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奖”等。
《藏地少年系列丛书》预计出版50部,目前李澍晔与夫人刘燕华继续创作之后的28部的书稿,我们期待着他们夫妇更多的《藏地少年探险奇幻小说》系列作品早日付梓,通过文学把大美西藏宣传出去。
李澍晔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书香之家。他们表示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多为社会做贡献。(备注:资料来源-李澍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