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学生们在阿里博物馆参观。 次仁央金 提供
今年8月,阿里博物馆正式开馆,不仅填补了西藏阿里地区没有综合性博物馆的空白,也充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阿里高原地质勘察和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阿里博物馆开设阿里自然地理、远古文明、早期金属时代(象雄文明)、古格王朝历史与文化、民俗文化与非遗保护等7个展厅。采访组来到这里,在了解展馆建设和文物展出相关情况的同时,也感受到这座博物馆里洋溢的青春力量。
扎西拉措:努力将文物讲得生动有趣
见到阿里博物馆工作人员扎西拉措时,她正在整理展出的紫山羊绒展品。她戴着白手套,一边检查,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展品叠放整齐。扎西拉措笑着说:“这些展品是由阿里地区的紫山羊绒制成的,非常受游客欢迎。”
今年25岁的扎西拉措,来自西藏昌都,毕业于上海大学历史专业,今年8月正式成为阿里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从小我就很喜欢历史,尤其喜欢听长辈们聊西藏的历史,所以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历史学。”扎西拉措说,2021年大学毕业后,她曾在一家企业上班,直到考上阿里博物馆后,才真正开启了自己热爱的工作。“能在博物馆里工作,和文物、历史打交道,是我最开心的一件事。”
进入阿里博物馆后,扎西拉措成为一名讲解员。在她看来,能够把自己了解的文物和历史知识传播给更多人,让大家认识阿里,就很有成就感。“虽然历史书籍读起来费时费力,解说文稿背起来很枯燥,但只要是自己热爱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坚持做下去。”扎西拉措说,“我想尽快学习掌握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并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让每一位聆听者都能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更加了解阿里、热爱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