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镇博峪村“格尔康”营地。
木耳镇秋古村木耳采摘。
群山环绕、泉水甘甜、林木繁茂、空气洁净……卓尼优越的生态条件,赋予了黑木耳良好的生长环境。
走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镇出纳村,成片的木耳大棚在青山脚下星罗棋布。棚内吊挂起来的圆柱状木耳菌棒上,长满了黑黝黝、肉嘟嘟的黑木耳,如同恣意绽放的花朵,煞是好看。村民提着水桶、箩筐,穿梭在菌棒之间,采摘、运输、晾晒,一派繁忙景象。
正在娴熟地采摘木耳的村民刘拉目欣喜地说,能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让她感到十分满足。
今年以来,卓尼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依托资源禀赋,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紧紧围绕“11358”发展思路,立足实际,深入实施以食用菌、青稞、油菜、中药材、高原夏菜为主的“五个万亩”现代种植业培育行动。特别是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特有的地理资源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卓尼黑木耳“肉厚耐嚼、韧而不硬”的卓越品质。今年,卓尼县建设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10个,黑木耳、玉木耳、赤松茸等食用菌产业实现产值2.82亿元。卓尼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卢勇说:“卓尼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食用菌种植。尤其是木耳栽培,在不断的摸索中,我们总结出‘木耳+高原夏菜+羊肚菌’与‘春木耳+秋木耳+冬季羊肚菌’一年三茬轮作模式。主要栽培半筋系列的黑木耳和白玉木耳,以大棚吊袋和大田地摆方式栽培,实现了资源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