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藏援藏
当前位置:援藏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港澳寻亲】在澳门遇见卓玛姐(2)

她亲切地与帕洛扎用藏语交流,俩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帕洛扎后来告诉我们,让他感到非常惊喜和意外的是,卓玛姐的藏语竟然说的如此标准,是纯正的拉萨话。只是学习了几天藏语的我,仅能听清楚几个词的发音,བོད་ལྗོངས།(西藏)、ལྷ་ས།(拉萨)、བོད་རིགས།(藏族),但是从他们聊天的神色中,我能感受到那种对西藏的情怀与在异乡见到老乡的亲切与激动。我跟随帕洛扎学了几天藏语,虽然仅会说几句简单的问候语,但还是鼓起勇气用藏语向卓玛老师问候:“རྒན་ལགས། བཀྲ་ཤིས་བདེ་ལེགས། ང་ལུའི་ཅིང་ཡིན།(老师,扎西德勒,我是吕静)。”我的同事也紧跟着问候:“སྐུ་ཁམས་བཟང་། ངའི་མིང་ལ་ཆོས་དབྱིངས་ཡེ་ཤེས་ཟེར་གི་ཡོད།(您好,我的名字叫曲莹益西)。”曲莹益西是我这位同事的藏族名字。几句藏语的问候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卓玛姐的距离,她惊喜又欣慰,原来我们都能讲上几句藏语。她还亲切地勉励我们,要多学多用藏语,对工作也会有很大帮助。当她得知身边坐着的同事是宁波人时,她还立马切换宁波方言与对方聊天。原来卓玛姐的母亲是浙江宁波人,在家里都会讲宁波话,而她的丈夫是葡萄牙人,她还能讲葡萄牙语。具有极强语言天赋的她,在澳门这样一个中西方文化汇聚的地方,作为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的一员,她也用自己的方式,不断促进中葡、藏澳等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促。

用餐过程中,卓玛姐不断地进行藏语和汉语的切换,和我们分享她在西藏的童年往事。卓玛姐在谈到自己初中是在拉萨中学就读时,帕洛扎也激动地说道:“我也是拉中的!”他们还亲切地谈起母校的人和事。我们在聊天中了解到,卓玛姐三岁时随父母入藏,一直在西藏生活了十多年的时间。她20世纪90年代定居澳门,在澳门从事教学、翻译、行政等工作,虽然她已经在澳门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是无论过去多久,西藏的云和风都始终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并成为她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她曾经出版诗集《早安 拉萨女孩儿》《守望 拉萨女孩儿》,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着对故乡拉萨深深的思念。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