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藏援藏
当前位置:援藏频道首页 > 援藏故事 > 正文

16年扎根高原援藏人员张际明:耕耘在第二故乡

在日喀则市白朗县,说起张际明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说起蔬菜种植专家“老张”,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00年,张际明带着妻子离开老家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东张村,成为一名援藏技术人员。16年来,在老张等人的努力下,白朗县从只有7个温室大棚发展到如今5428个温室大棚,成为高原有名的蔬菜产业大县;16年来,在老张的手把手教导下,带出徒弟无数,种菜能手是遍布白朗县各个乡村;16年来,山东援藏干部已经轮换了5批,老张却是3年过后又3年,在白朗一干就是5000多个日日夜夜,用坚守诠释着“老西藏精神”和孔繁森精神。

16年的坚守,援藏已是一种使命

谈起自己的进藏经历,张际明仍觉得恍如隔日。16年前,他和妻子还在老家,因为自己有种菜的技术,家里的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可有一天,一名援藏干部的突然到访,让这名山东汉子从此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

原来,时任白朗县委书记的援藏干部时文进去济南历城区考察蔬菜种植,一下子就相中了老张的种菜技术。“市里希望能找一批技术员到西藏帮着种菜,你的技术好,去那里试试吧,也算给咱村争光了。”村支书语重心长地说。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际明最终决定带着妻子来西藏看看。“当时觉得,实在不行干一年就走。”老张憨厚地笑着说。就这样,夫妻两人来到了白朗县,成为山东援藏人员中的一分子。

尽管已经作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当地的工作生活条件还是让初来乍到的张际明夫妇吃了一惊。“刚来的第一年,我们晚上都是用蜡烛照明。”张际明对此印象深刻,“当时的蔬菜品种极为匮乏,只有萝卜、土豆等很少的蔬菜。”

“其实,这里虽说海拔比较高,但土壤比较适合种蔬菜。”感受到白朗干部群众发展的渴望,老张暗下决心,来了就要干出个样,不给家乡父老丢脸。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