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建藏援藏
援藏指挥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 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 福建山东安徽湖北湖南 广东重庆陕西
当前位置:援藏频道首页 > 援藏纪实 > 正文

“若有来生,再赴高原” ——“草原曼巴”王万青情定甘南续写医者仁心(3)

每张小纸条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期盼。

有时候,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王万青就帮着联系床位,让在医院安心治疗。患者经常拉着王万青的手说:“你一定要来看看我。”

这一刻,是王万青给了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今年61岁的阿万仓镇贡赛村村民旦考就是其中一位。

“我12岁时第一次见到王大夫,因为弟弟生病,我妈妈抱着弟弟带着我去找王大夫看病,王大夫的屋子里都是书,他那会儿正在一边看报纸一边吃饭,见到我们,立刻放下饭碗,热情接待了我们。”旦考回忆说。

“当时弟弟经常肚子疼,症状持续了两三年,是王大夫治好了弟弟的病。”旦考说,“王大夫看我们条件差,还自己拿出十几块钱给了我们。”

王万青退休后,还主动投身到健康宣传工作中,协助乡卫生院工作人员开展疫苗接种宣传以及在接种疫苗前为群众做好健康告知。

有的乡镇比较远,骑马得半天时间,王万青就留宿到群众家里,第二天继续出发。

王万青跋山涉水为他人带去健康,而高原的寒风也侵蚀着他的健康,高原性肺气肿和肺心病已纠缠王万青多年。儿女多次恳求他离开玛曲去养老,却被他拒绝了。一次看诊后,王万青指着窗外蹒跚而去的牧民轻声说:“你看,他们需要我。”

一辆三轮车和三个药箱

刚退休那会儿,王万青坐在拉牛羊的车里到阿万仓去为牧民讲解健康知识。

“大概是2005年的冬天,父亲硬拉着我在兰州买了一辆‘兰驼’牌三轮车,让我从兰州开回了玛曲。”王团胜回忆说。

自此,这辆三轮车成了王万青退休后的新坐骑。

每逢赛马节、香浪节等草原盛会,他便载着药箱和宣传册驶向牧区。

他的车斗里装着血压计、常用药品,以及他亲手绘制的用藏语和汉语书写的卫生手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