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经常拉着妻子凯嫪同行作为助手。“不要吃没煮熟的肉”“少吃点盐,要多运动”……王万青耐心细致地叮嘱每一位牧民群众,希望他们多预防,少生病。
在草原上工作了几十年,草原牧区的常见疾病在王万青心中有一本账,他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施策,不厌其烦地叮嘱每一名前来听他讲解的群众,同时还宣传民族政策、惠民政策,有他在的场合,总是围满了人。
在玛曲草原上,牧民们远远听见“突突”声,便聚集到帐篷外:“曼巴的‘铁马’来了!”
在王万青的家里,摆放着三个药箱:一个是红十字药箱,这是他从上海带到阿万仓的初代装备,退休后用于家庭诊疗;一个是手电筒药箱,用于夜间出诊,王万青曾靠它完成多台紧急手术;最后一个是白色的急救箱,是他儿子王团胜给的,里面装着急救药品。
三个药箱见证着王万青治病救人的一生,也是他留下的宝贵财富。
“父亲退休后根本闲不住,时常义务下乡巡诊、宣讲,我曾劝他多休息,他却说‘医生哪有什么退休不退休’。”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王万青仍然保持着每天阅读医学期刊的习惯,时刻关注着医学前沿动态。
阿万仓镇是王万青工作过20多年的地方,这里的牧民对他感情深厚。每次他到阿万仓义诊、宣讲,牧民们总会早早等候,如同等待亲人归来。
牧民大爷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王曼巴,你退休了还惦记着我们,真是我们的福气啊!”王万青总是笑着回应:“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来看大家。”
在宣讲和义诊过程中,王万青总会自费购买常用药品,免费发放给困难牧民。
群众对王万青的信任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中。今年60岁的阿旺仓镇贡赛村村民任青华,其一家人一直在王万青那里看病,退休后有个头疼脑热也是习惯性地找他。有一次,王万青对他说,你这身体也不太好,以后不要再抽烟了。任青华随即戒掉抽了20多年的烟。像这样的群众还有很多,大家在他的劝导下慢慢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