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藏援藏
当前位置:援藏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尼夏:保护文化遗存 共享古人智慧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尼夏:保护文化遗存 共享古人智慧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保护部主任尼夏在查阅古籍。桑邓旺姆 摄

古籍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记录,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一批又一批人才投身古籍保护工作,从古籍普查到抢救保护,从古籍修复到数字化建设,他们默默奉献的身影透过泛黄的纸张熠熠生辉,专注与热情在古老的书籍中肆意迸发。

8月底的一天,走进自治区图书馆,记者见到了忙碌中的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保护部主任尼夏:“这每一片纸都是文物,纸在,文化就在。”尼夏从事古籍保护工作已经整整15年了。

2008年,尼夏从教育系统调入文博研究单位,并开始从事古籍文献、唐卡造像、档案文献等的编目、建档、研究、鉴定工作。2011年,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尼夏作为其中一员,和其他同事一起全身心投入到我区古籍普查登记、抢救保护、挖掘整理、出版研究和宣传推广等工作。

“西藏的古籍文献大多在寺院,我区地域辽阔,古籍普查工作可以说是既难又险。”因为各市地古籍普查专业人员短缺,尼夏和同事们需要经常下乡,奔赴全区74个县区的上千家古籍收藏单位和私人收藏户开展古籍普查保护相关工作。

“我热爱古籍保护这份工作,所以,路再远,条件再苦,我都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尼夏感慨道,“工作的过程倒像是走进一个个宝藏,不断汲取智慧,不断得到升华,让我乐在其中,”

2014年10月,尼夏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所在科室被授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尼夏时任古籍保护部副主任。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