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藏援藏
当前位置:援藏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尼夏:保护文化遗存 共享古人智慧(2)

谈起这些年开展古籍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尼夏难掩自豪,“我们这代人在缺人手、缺资金的情况下,依然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古籍保护中心”)拥有1.5万余函馆藏藏文古籍文献,其中,已有40函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解决古籍“藏”与“用”之间的平衡,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古籍数字化。自2017年以来,古籍保护中心积极探索馆藏珍贵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已完成578函古籍数字化工作,并陆续向广大读者免费开放。

除此以外,区古籍保护中心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今年8月,尼夏的《藏医(四部医典)系列医用唐卡画家再考》和研究人员白张的《论西藏寺庙文物移交清册文献》两篇学术论文双双入选“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并在各自专业组交流发言,引起了强烈反响。

近期,尼夏主持的馆级课题《西藏手工藏纸现状调研报告》的顺利完成,为解决全国藏文古籍修复材料选配难、定制难等问题,提供了参考方案。

在古籍保护领域工作的15年,尼夏亲眼见证了这一冷门的行业逐渐为大众熟知,也深深感受到政府对古籍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

“让我们共享古人的智慧,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共同参与古籍保护事业,为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踔厉奋发,贡献力量。”尼夏对未来充满信心。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