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藏援藏
当前位置:援藏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情系“兰台”写担当(3)

36年来,达珍累计修复了上万卷档案。由于长期弯腰工作,她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除尘去污、配纸、展平、修复、排湿、上墙、下墙、修边、填写工作单、入库,每一个步骤,都要有非同一般的耐心和细心。”虽然时常受病痛所扰,但达珍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把这门修复技术传授给更多年轻人。

像达珍一样的西藏资深档案干部以身作则,发挥传帮带作用,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如今,在自治区档案馆,一批专家型人才崭露头角,一支符合新时代需要、符合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正逐渐成形。2022年,自治区档案馆的道帏·才让加被评为国家级档案专家领军人才、国家级档案专家;洛桑普赤被评为国家级档案专家储备专家;达珍、康小松、才让当知等3人被评为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

记者手记

以优良作风赓续历史文脉

首次近距离接触历史档案管理、修复、开发利用并进行数字化的全过程,对档案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可谓是“存真求实对历史负责,鉴往知来为现实服务”。

历史无言,档案有声。如何挖掘利用历史档案资政育人?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档案?如何进一步丰富馆藏?这些都是摆在西藏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风正,效率高,事业兴。为答好这份“答卷”,高原档案人把改进作风作为一种行动自觉,把狠抓落实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把担当干事作为一种品德操守,用实际行动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用实干实绩推动档案作用充分发挥、档案工作更好服务中心大局。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