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西藏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们在北京西站乘坐高铁,前往“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开启新一轮学习之旅。他们将从京津冀三地的规划建设中汲取经验,把“未来之城”的发展理念带回雪域高原。
“从北京到雄安的高铁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现代化交通的便捷。”一位波密县基层干部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感慨道。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们在北京西站乘坐高铁,前往“未来之城”雄安新区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们在高铁上听讲解服务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与与乘务员合影
走进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波密县基层干部们被这座“未来之城”的宏伟蓝图深深吸引。展厅内,规划纲要、城市方案、重点建设项目等通过展板、沙盘、视频等形式一一呈现。
雄安规划展示中心位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展示雄安新区宏伟蓝图、宣传新区美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参观过程中,干部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讨论。一位干部感慨道:“雄安的规划理念超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在雄安新区合影
雁翎队纪念馆:红色精神洗礼
在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波密县基层干部们接受了一场红色精神的洗礼。作为雄安新区最大的红色文化纪念馆,这里保存着300多幅历史图片和200多件实物,生动再现了雁翎队英勇顽强、机智灵活打击日寇的动人故事。
纪念馆内的主题浮雕震撼人心——数名队员或驾驶小船,或手持武器,穿梭在芦苇荡中。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这首传唱至今的民谣,引得波密县基层干部们轻声吟诵。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游览白洋淀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参观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在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前合影
嘎子村与雄安站:文化与发展交融
在嘎子村,波密县基层干部们深度体验了《小兵张嘎》电影里的故事情节以及建筑物,领略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小兵张嘎这一根据雁翎队队员塑造的形象,让干部们感受到了白洋淀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承。
“白洋淀英雄多,个个都是嘎子哥。”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原馆长张奇元的这句话,道出了这片土地上的英雄气质。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参观白洋淀嘎子村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参观白洋淀嘎子村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参观白洋淀嘎子村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雄安站。现代化的车站建筑与周边建设如火如荼的景象,让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们亲身感受到“未来之城”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波密县基层干部们表示,通过此次雄安之行,他们不仅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更感受到祖国发展的强劲脉搏。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参观雄安站
波密县多吉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事业干部贡嘎桑珠分享他的学习体会:“在雄安规划展示中心,能直观感受新城规划的用心,科技赋能、绿色先行,发展路径清晰,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雄安站现代大气、科技感满满,进出便捷,细节用心,让人真切感受到新区的活力与速度。同时我也看到了波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我们要借鉴这些先进经验,更好地建设美丽新西藏。”
波密县玉许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张小康说:“有幸作为波密县赴北京参观学习成员,我感到十分激动,以前只在新闻上了解雄安新区的建设是千年大计,现在亲自来到雄安,最直观的感受是“绿”与“序”。生态底色十足,真正将 “千年大计,生态先行”贯彻始终。绿色生态筑景,红色血脉铸魂。雁翎队展现的不屈不挠、敢于牺牲、坚持斗争的抗战精神,永远铭记于心。我将在今后工作中学好用好学习经验,为波密的发展贡献力量。”
林芝波密县基层干部在雄安站合影
雄安新区作为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其蓬勃生长的不仅是林立的楼宇,更有浸润人心的文化气息。这一点让来自文化底蕴深厚的西藏的干部们感触颇深。
波密干部们站在雄安站前,回望这座“未来之城”的天际线。他们不仅带走了满满的见识与思考,更带走了建设家乡的新理念。